首席专家
杨雅麟,研究员。致力于资源类与健康调控类绿色投入品研发,推动国家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北京)建设,开发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和圆红冬孢酵母等替代鱼粉油脂资源。首揭粘孢子虫寄生分子机制,获群体淬灭酶、几丁质酶等 4 个转基因安全证书,开发了防控鱼类气单胞菌出血病减毒活疫苗,制定水产益生菌筛选团标 2 项。主持 3 项国自然、1 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一作或共同发表论文24篇,授权专利 31 项(含 3 项国际),制定团标 3 项,成果国际领先,获 3 项省部级奖及大北农科技一等奖。
团队简介
团队骨干专家9人,科研助理9人。团队成员聚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肠道微生物调控、饲料真菌毒素防控及宠物营养等研究领域,致力于推动白肉动物绿色健康养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杰青 / 优青等项目 40 余项,在 Cell reports、iMeta、Microbiome、iScience、Gut Microbe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400 余篇,获授权专利 60 余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等省部级奖励 10 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宠物饲料及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
团队定位
立足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等技术,开发病害防治类绿色投入品,推动白肉动物养殖用药减量,保障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研发营养调控类投入品,提升营养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生长与节粮增效;创制资源类投入品,替代传统饲料原料,推进饲料开源。通过差异化定位、资源共享及协同创新,与南繁院及院内同领域团队构建 “竞争 - 互补 - 共生” 生态,合力推进绿色养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代表性科研成果

首次揭示了人类和畜禽上经典益生菌在鱼类上的应用风险,从宿主特异性的角度报道了益生菌跨物种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对于推动饲用益生菌规范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iMeta, 2024)

为开发基于肠道微生物的抗病毒策略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也为开发预防鱼类病毒病相应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参考
(Microbiome,2024)

基于AI设计的饲料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剂创制
(Mycotoxin Res, 2025; Toxins, 2024; Toxins, 2019; World Mycotoxin J, 2018)

基于合成生物学创制抗人对犬猫过敏的生物制剂
(Int J Mol Sci, 2024; Front Pharmaco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