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前,男,1962年3月出生,安徽安庆人,水稻种质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崖州湾实验室副主任,水稻生物育种全国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作物种质遗传资源学研究,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出发,通过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策略,在水稻遗传种质资源发掘创新、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分子育种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是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作物种质遗传资源学专家。建立了水稻突变体库和亲本资源库,发掘了近5万份基因功能研究的水稻遗传材料。分离100余个调控水稻复杂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为高产优质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率先提出并实践分子设计育种,主持育成品种25个(8个国审)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其中“中嘉8号”于2020年列入浙江省主推品种;“嘉禾优7245”获2022年度浙江好稻米金奖;“嘉禾优5号”被评为2022年度新确认超级稻品种;“华浙优11”于2023年列为广西第20届“看禾选种”重点推荐品种。先后发表SCI论文380篇,其中在Nat Genet、Nat Commun、Nat Plant、PNAS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通讯和共同通讯作者论文216篇;论文总引用34948次,其中SCI引用27189次,国内刊物主要论文CNKI引用7700余次;获发明专利62项。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浙江省重大科技贡献奖等。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等学术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