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至3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技术培训班在三亚成功召开。培训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承办,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协办。培训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张薇副研究员、刘伟副研究员、张浩文副研究员,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的曾娟正高级农艺师,江苏省农科院的罗光华研究员、张谷丰研究员、陈怀谷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的胡高教授、何骋副教授、刘木星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的黄求应教授以及北京金禾天成公司的张国栋工程师12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并现场观摩了东南沿海跨境迁飞性害虫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技术模式,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60余名省站和重点区域站技术骨干参与此次培训。培训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处长曾娟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副院长刘记致开班欢迎词。
在培训会上,专家学者们就我国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内容涵盖迁飞型害虫监测预警多源数据库构建、病害多源数据库构建与数字化模型应用、粮食作物病害的AI预测模型,以及精准监测模块与物联网数据平台搭建等主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
在国家农业集成创新中心三亚集成示范现场,张浩文副研究员现场演示并详细讲解了一系列监测预警智能装备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和创新点,包括X波段旋转极化垂直昆虫雷达、自组网式迁飞害虫阻控系统、智能高山昆虫网捕装置、迁飞昆虫识别测试机和红外对射智能性诱模块等。这些设备通过AI算法和边缘计算实现了迁飞害虫的实时识别、精准监测与立体化阻截,显著提升了迁飞害虫的防控效率。其中,红外对射智能性诱模块受到了多位省站骨干技术人员的重点关注,他们表达了希望该技术尽快落地的愿景。
本次培训会不仅交流了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的研究前沿,还展示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培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