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首页栏目» 综合动态

喜报!南繁院获批“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三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发布时间:2025-08-25 访问量 : 作者: 刘方
字体

为落实中央科技委规范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农业农村部在新增一批观测站的基础上,同步整合优化原有台站,构建形成体系更完善、功能更协同的部级野外观测站新格局。其中,依托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建设申报的“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三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入选,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南繁院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站“零”的突破,更将成为南繁院开展棉花、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苜蓿、秋葵等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平台。

图片1.png

野生棉种质资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全球野生棉、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监测与利用,是我国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保障农业生产源头稳定的战略基石。而对野生棉、野生稻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检测、共享与利用,更是农业芯片中的“核心芯片”。本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保存有丰富且代表性显著的野生棉、野生稻资源。在野生棉领域,活体保存棉种达39个(占全球可收集棉种的 80%),其活体保存棉种数量与创制杂种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在野生稻领域,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国际一流的野生稻种质资源活体保存中心,共保存来自全球的22个野生稻种、1.4万份种质资源。

图片2.png

野生稻种质资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目前,这些野生棉、野生稻种质资源及相关数据,已成为棉花与水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核心资源源头。依托该资源优势,观测站先后促成31项科技成果,累计获奖38 次,产出500余篇科技论文与100余篇学位论文;通过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已向全国提供1.5万多份次资源材料,助力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为我国“南繁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三亚的水稻、棉花资源持续为全国水稻、棉花育种与生产提供关键支撑。本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设立,对于服务国家农业战略需求、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南繁院科技创新基础平台能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下一篇:南繁产业现代化探索与成果交流会在南繁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