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导师介绍» 博士生导师

龚道枝

发布时间:2021-07-3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访问量 :
字体

龚道枝_副本.jpg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作物高效用水原理与新技术、智慧灌溉施肥控制模型和系统以及流域水生态保护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创新团队首席和农业水资源与环境学科负责人,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节水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协会农艺节水分会秘书长。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重点合作项目课题1项、IAEA-CRP基金项目3项和教育部百篇优博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121篇,其中SCI 54篇、EI 18篇。主、参编科技著作12本,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件。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中国农业节水科技二等奖2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

主要学术贡献:(1)创新了旱地植物三维蒸腾模型、二维根系吸水补偿机制模型和植株水分传导模型,揭示了旱地水分循环与植物生长的互馈机制;(2)揭示了干湿交替时植株液流与冠层导度的响应、干旱-复水对作物生长和物质累积分配机制以及作物需水系数和水分产量响应系数的基因型差异;(3)构建了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区分的稳定同位素和茎秆液流-涡度结合方法;(4)突破了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灌溉施肥人工智能操控软件系统以及温室蒸散水汽凝结灌溉、光伏集雨滴灌技术与产品;(5)优化提出了地下水漏斗区适水种植制度及技术模式,相关内容做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要咨询建议。


研究方向

水资源高效利用


主要科研项目

1. 2022年1月-2025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平原作物水分生产力多空间尺度形成机制及耦合定量表征”(52179053),项目主持人。

2. 2017年1月-2020年6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京津冀西北水源涵养及永定河(上游)水质保障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中“区域水环境保护及湿地水质保障技术与示范”课题(2017ZX07101003),课题主持人。

3.2017年1月-2020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局部灌溉时农田水碳通量组分消长机制与节水固碳效应”(51679243),项目主持人。

4.2012年1月-2015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干湿交替时作物蒸发蒸腾同位素方法分摊与模拟研究”(编号51179194),项目主持人。

5.2009年1月-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助资金项目“基于果树需水信号的精量灌溉控制理论研究”,编号200965,项目主持人。


科技奖励及成果评价

1.南方特色经济作物节水减肥提质增效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21年中国农业节水奖二等奖,本人排第2名。

2.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第8名。

3.山丘区精量低耗高效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第2名。

4.旱作农业创新团队获2016-2017年度中华神农优秀创新团队奖,本人排名第9名。

5.山丘区精量高效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2017年中国农业节水奖二等奖,本人排第2名。

6.旱作农业降水生产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成果鉴定,居国际领先水平,本人研究节水型农作制度和降水转化过程机制与沟垄微集水技术,排第7名,2012年9月27日,农科果鉴字2012第030号。该成果已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16名。

7.2006年,西北农业节水原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第12名,本人主要研究了果树节水原理与新技术。

8.作物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与调亏灌溉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教育部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居国际先进水平,本人主要研究了桃树分根交替灌溉,排名第16名;2005年获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16名)。

9. 2008年7月获2004-2007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称号。

10. 2007年9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11. 2004年12月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高校优秀毕业生。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李付广 下一篇:王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