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
郝转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玉米耐旱遗传育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3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转基因新品种选育重点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个项目;获得省部级奖项2个,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6项,获得品种权20个,参与培育玉米新品种12个。
团队简介
团队具有高层次人才2人,其中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各1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玉米高产抗逆新种质设计与创制,围绕产业需求,广泛开展国内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克隆高产抗逆基因、建立共享平台,有效促进高产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多项,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Nature Plants、PNAS 和The Plant Journal 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植物新品种权50余个,培育玉米新品种30余个。
团队定位
紧密围绕玉米种质资源等南繁院主责主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开展玉米高产抗逆新种质设计与创制,形成“资源挖掘-基因解析-技术创新-品种培育”创新链,有效支撑海南及全国玉米育种发展。
代表性科研成果

解析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基础,揭示现代玉米育种自交系的基因组学特征
(Frontiers in Plant Sci, 2021;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24)

抗逆新基因的克隆和机制解析
(Nature Plants, 2023; Plant Disease, 2022; Plant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2022)

建立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和分子标记基因聚合技术体系,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Molecular Plant, 2022; Crop J, 2023;Molecular Breeding, 2023)

融合国内外优良种质,开展多环境品种联合测试协同攻关,选育优良新品种
“中单”系列新品种耐密抗倒、耐逆性强、抗病性强、收获时含水量低、高产稳产

系统挖掘和利用国外优良早熟种质,创制高产、抗倒等优良新种质30余份,成功选育并审定早熟玉米新品种中单3217等,为早熟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材料支撑